九旬老人感染新冠病毒 医护抢救11天成功闯关

高龄、高热、呼吸困难、心力衰竭、高血糖……这样的情况,如何挺过新冠病毒感染的重击?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医护人员用11天努力,为这道难题给出了最佳解答。


【资料图】

九旬老人阳后血氧降至87% 医护紧急救治

家属为医护送上锦旗。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2022年12月30日,在进入新年的最后一天,许婆婆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市五医院急诊科就诊。在此之前,她已经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了4天,高烧不退、吃不下饭。经过急诊科医生诊断,许婆婆病情较重,将她转到了老年医学科。

“刚住进病房的时候,老人精神萎靡,面色潮红,状态很不好。”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娟说,许婆婆接受了检查,结果令人揪心:新冠病毒感染、心衰、体温超过39℃、血氧饱和度87%、肺部感染面积达40%—50%,就是我们大家听说过的所谓“白肺”……据李娟介绍,一般来说,健康人群的指脉氧正常值范围是95%—100%,临床以低于93%作为低氧血症判断,数值越低,机体缺氧的症状就越严重。经过综合诊断,许婆婆是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性肺炎,同时伴有心衰,高血糖。高龄以及基础疾病史,都为即将开展的治疗增加难度。

老年医学科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年龄基本在80岁以上,大多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患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容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根据个体不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才能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治疗。

九旬老人感染新冠病毒,身体必定会遭受不小的冲击;而对于老年医学科医护团队来说,治疗过程也要经历不小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照料高龄患者?治疗要分几步走?针对许婆婆的病情,老年医学科团队集中讨论后,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据李娟介绍,在感染后的3-5天,病情进展快,容易发展成危重症。在许婆婆的治疗上,抗感染、抗病毒、纠正心衰、降血糖要同时进行,尽力阻止肺部炎症继续进展成危重症。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她的肝肾功能不好,对药物使用要特别关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许婆婆是病毒性肺炎,检查发现她的D二聚体上升到2.07mg/L,而正常值一般是小于0.5 mg/L,相当于超出了正常值的3倍,这意味着许婆婆体内的脏器血管内,极易形成微小血栓,严重的后果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血管栓塞、肺栓塞、脑栓塞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抗凝措施预防,可是使用这类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又有出血风险。

经过综合考虑以及征求家属意见,最后还是决定为许婆婆使用抗凝药物。在用药之后,家属需要及时关注许婆婆是否有出血情况,身上是否有瘀斑、瘀点及血便;医护人员及时做好相关检查,防止形成微小血栓。幸运的是,许婆婆顺利过了这一关。经过5天的前期治疗,许婆婆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肺部的感染没有再进展。在后续的治疗中,治疗重点落在改善营养状态,提升免疫力。因此,科室请医院专业营养师为许婆婆评估营养状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许婆婆的护理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也尤为重要。高龄重症患者,患者无法配合进行俯卧位通气体位,但长时间的平躺既不好排痰,又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医护人员指导如何呼吸,如何翻身,如何排痰,帮助许婆婆的快速恢复。

经过医护人员11天的精心治疗,许婆婆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氧饱和度升高了到了95%-96%,达到正常值,发烧、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复查CT结果显示肺部炎症较之前好转。与此同时,她的精神状态变好了,食欲也在逐步恢复。1月11日,她顺利出院了。出院当天,开心的许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给帮助她的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

高龄重症患者救治难在哪儿?

医生用心照护高龄患者。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据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张波介绍,“新十条”以来,医院新收新冠感染患者3000多人。在这些患者中,危重症占比40%以上,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比68.9%,平均住院9-11天。

老年人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还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累及肺部的基础疾病,本身肺功能就不好,感染新冠后更是雪上加霜。

老年新冠患者的救治有道道关卡,据张波介绍,老年患者本身就存在的合并症特别多,例如慢阻肺,本身肺功能都不好,再加上感染,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基础疾病特别多。据统计,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50%以上的老年患者有内科基础疾病。“基础疾病多的高龄患者,一旦某个基础疾病出现恶化,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多种基础疾病都往恶化方向发展,那么病情就会非常凶险。”张波说,例如肺部感染,容易加重功能不全,心脏功能不全又导致肺水肿,就更不容易控制肺部的感染。

而且老年人本来就用药很多,感染新冠后要使用抗病毒药,但很多药之间有使用禁忌,需要谨慎用药。例如在做抗病毒治疗时,如果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就需要考虑抗病毒的药,患者能不能承受。如果说用药控制了病毒,但又可能导致加重患者的肝肾功能不全。

对于上面那些治疗难题,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逐个击破。据张波介绍,医院建立了院级MDT,包含了心血管、肾脏病、呼吸病、消化等方面的专家。针对危重症老年患者,会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优治疗方案;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会优先处理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还有就是精准判断,比如像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定时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水平,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用药上,会和临床药师一起讨论,找到一个用药平衡点,比如通过减量或者减频次的方法,让患者的肝肾功能够承受,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病毒的作用。

全院一盘棋 全力保障新冠患者救治

据张波介绍,在第一波疫情高峰到来之前,根据省市卫健委的要求,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积极做好了准备工作。

病床不够,加!医院将日间手术病区的30多个床位,全部作为重症救治区。同时,把专科ICU的60多个床位转化为综合ICU。医院还紧急开辟了4个应急病区,共398个应急床位,主要收治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

医疗器材不够,买!针对肺部感染患者,紧急采购了两批呼吸支持设备,例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指脉氧以及精密的治疗室仪器。

人员不够,补!早在2022年的12月初,医院就开始培训重症的医护人员,医生分批次培训了60多人,护理培训了100多人,教会大家重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后期的疫情高峰做了人员准备。

床位紧张、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紧张,如何才能保证全院的资源得到有效协调?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务科实行了夜查房制度,每天晚上会定时到各个院区进行查房,以做好统筹物资资源。

除了保障物资和人员,医院的诊疗流程也进行了优化。医院的急诊科作为患者收治的前线,专门成立了院前救治组,在120出诊途中就能参与救治,以提高效率。在急诊科,注重分诊分区,危重患者在EICU,普通患者在缓冲区域,而介于危重和普通之间的患者,在抢救区域,分诊分类更细,保证诊疗效果。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优先收治。同时,抢救室、监护室尽可能地就地扩容,保证绝大多数需要抢救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地救治,尽量把急诊每天新增的需住院患者,当天收入相应的专科病房或ICU,加快急诊绿色通道畅通。

医院还将内科和外科之间的医生调配,打乱之后重新编组。通过协调,外科科室收治新冠患者,并让外科医生在内科医生指导下对这部分病人进行治疗。

“从急诊从科室的布局,科室的功能到全体医护人员,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打破内外科界限、优化诊疗流程,混编全院床位,通过相应规划和预案,为患者的及时收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张波说。

“院内+院外”提供优质三甲医院护理

在老年新冠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医疗、护理都非常重要。“部分老年新冠患者需要俯卧位通气,这也对医护团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晏殊说,这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先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之后,还要处理好各种管道,整个过程需要多名密切配合的医护人员7-8分钟才能完成,翻身之后,还需要定期检查管道、检查身体各部位受压情况,这些都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医院充实了重症救治病区的医护团队,取得了明显效果,“对于老年人肺功能治疗恢复有较好的改善。”晏殊说。

除了做好院内护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从2022年初就将“多元化老年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纳入了年度院长工程,逐步开展。特别是在大力探索智能穿戴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在老年延续护理当中的应用实践,希望能尽快打破大型三甲医院和延续护理、居家养老之间的壁垒。

据晏殊介绍,随着这一波危急重症患者诊治高峰慢慢稳定,医院在春节前的诊疗压力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春节期间本来就是冬季老年呼吸专科疾病收治的一个高峰期,医院也做好了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充分准备,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全院统筹调度协调,保证春节期间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与医疗护理安全。(完)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第五人民医院 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