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轨道交通资阳线双模盾构成功穿越沱江


(资料图片)

掘进期间电瓶车正在往返运送管片及渣土。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记者 刘忠俊)12月10日上午,随着“同城二号”盾构机缓缓离开沱江江底,标志着轨道交通资阳线宝台大道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右线盾构顺利穿越沱江,这是成都轨道交通首次采用双模盾构长距离穿越长江支流,该段成为沱江上首座具有交通功能的盾构隧道。

据了解,轨道交通资阳线是成都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宝台大道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全长2448.74米,左线正下穿沱江长度为395米,右线正下穿沱江的长度为425米,隧顶距河底距离为15.2米,最深处达地下55米,埋深变化大,主要地层为中风化泥岩及砂岩地层。

宝台大道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施工建设现场。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宝台大道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位于资阳市主城区,下穿长江一级支流沱江以及沱江一桥等重大风险源,在这种复杂地层中掘进,盾构机易出现管片上浮、刀盘结泥饼、盾构包裹、盾尾渗漏水等现象,加之穿越环境无任何光源,盾构机堪比“在黑夜中穿针引线”,堪称全线“最难区间”。

成都轨道集团表示,为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多次组织参建单位进行现场勘查、分析、讨论,邀请国内盾构领域知名专家进行细致研讨,决定采用土压+泥水双模式盾构机开展掘进施工。“相对于传统盾构,双模盾构机可根据现场掘进地质地层和风险源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土压和泥水两种模式切换。安全性能更高,综合优势更加明显。”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一中心副主任王兵称,本次穿越盾构机开挖直径达8.24米,兼具泥水与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优势,能根据地质条件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通过三维可视化实时显示、重点施工部位精确注浆、对盾构操作进行远程智能化监控等系列措施,保障盾构安全高效掘进。

宝台大道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已成型的地铁隧道。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

针对双模盾构首次穿江特别危大风险源施工,成都轨道集团还先后组织进行了桌面和实战应急演练,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及出土量,并主动对接相关单位进行穿江期间巡航互动。为精确掌握盾构下穿沱江过程中的地质情况,联合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中铁十四局采用声呐、高密电、有限元分析等科技手段,精确掌握穿江段地质情况。穿越过程中,盾构专家组驻场指导施工,每50环形成阶段小结,定期将每环掘进参数、管片姿态、地表沉降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加强管片选型、拼装过程质量控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及封水环施作。

据悉,双模盾构穿越沱江期间,盾构成型管片无错台或渗漏情况,平均日掘进12米,顺利实现双线穿江盾构安全、高效施工,为后续类似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轨道交通资阳线车站已全部封顶,盾构掘进已完成总掘进量的70%。(完)

关键词: 地质情况